English

从哈渥斯到多赛特

●名家随笔
1998-11-10 来源:生活时报 ●李国文 我有话说

从哈渥斯到多赛特,包括在伦敦市区里的诗人济慈的故居,我发现这个国家(虽然有许多方面,我是不敢恭维的),对于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作家,是相当重视的。

到国外去访问,我喜欢参观作家的故居,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,莫过于那年在英国,从哈渥斯(Haworth

)到多赛特(Dorset)的旅行了。因为哈渥斯小镇是《简·爱》作者夏洛蒂·勃朗特,和《呼啸山庄》作者爱米莉·勃朗特的故乡;而多赛特那个小城,则是哈代的出生地和死后的归宿所在。

因为这是真正的称得上不朽的作家,有他们真正的可以说是传世的作品在,所以,参观作家故居及其周围环境,也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在内,可以亲眼见到作家曾经生活的地方,再联系作家所写作品中的场景、氛围、细节,以及自然风貌和人文状况,便会产生出文字以外的许多体会。这种作家故居,不像我们这里,人尚健在,离死还远,就忙不迭地在家乡建起的生祠。因为目前虽赫赫扬扬,至于能否真的传世和不朽,还是未知之数。所以,这班人自己有这份好心情做这种未免太过超前的事情,还不如多在作品上下点功夫呢。

从伦敦去多赛特的途中,经过那个很出名的原始石阵。根据哈代的小说改编的影片《苔丝》,那个不幸的女人,最后香消玉殒的镜头,就在这风景点拍摄的。如果说,这和哈代老先生的小说,还有某些距离;那么,我们去哈渥斯,路经配尼(Pennine)荒原的时候,那一片肃杀的景致,马上想起《呼啸山庄》里描写的场面。老实说,在未见到这种遍布在荒原的灌木、石头,和那瑟瑟海风,以及那种寥落和冷漠的气氛,很难体会小说中主人公被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,所造成心灵上的压迫感。现在站在荒原上,回想小说中的细节,就觉得斯情斯景,是多么融合了。

当我们看到了她们的住房,她们父亲供职的小教堂,对于夏洛蒂·勃朗特写作《简·爱》时,所刻画的女主人公孤苦无告的境状,其灵感肯定是受到她家周遭的景物的影响。虽然,那房子有点寒酸,那教堂有点简陋,不过,那里的人比“文革”期间的大破四旧,砸烂一切的红卫兵小将,要多一点文化素养。他们明白,人虽然可以创造一切,但无法使时光倒流。历史遗迹一旦失去,你哪怕有再多的钱,也不可能复原。所以,直到今天,包括教堂附近的树木、坟场、石子路,也没有因为破旧阑珊而毁掉。但在我们这里,景山公园里有一棵吊死崇祯皇帝的歪脖树,对谁也不产生妨害,但一定要砍掉,这种心态,实在是匪夷所思的。害得如今不得不找一棵类似的树木,栽在那儿顶着,尽管是一棵一模一样的树,那也不能说是真迹了。

我特别佩服那些国家,花了很大本钱来维护修缮那些故居,并使其能够展览。外貌和躯壳,看上去还是原先的不变的样子,但内部已经装修一新。为了使当代人能对过去的生活状况,有所了解,还要在屋内保存一面墙壁,一个房间,作为标本;原汁原味,丝毫不变。这样,我们能够在那块保留的墙上,看到她们最小的妹妹安妮涂抹的笔迹,遂有了更切身的感受。壁炉依旧,如今只是形式和摆设了,取暖则完全是现代化装置了。

在多赛特,哈代的农家小屋,仍旧像当年一样地存在着,供游客观赏。这种木结构,茅草顶的三层楼房(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外国文学》卷上有这间房屋的图片),能够保护得如此完好,可见外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,是多么重视了。

哈代成了作家,就在多赛特小城的市中心里,有了自己的房子。这幢房子,至今仍归私人拥有,庭院深深,林木阴翳。我们从门口经过,钉有一块“Private”的木牌,表示谢绝入内的意思。但是,在这个小城的博物馆内,我们看到了一个陈列在大玻璃展厅里的哈代使用过的书房。其中书籍、桌椅、文具、手杖、眼镜;包括哈代比较热衷的有关航海方面的实物,都是真品。是从那幢属于私人的房屋里,原封不动地搬过来,供观众参观研究。连埋葬哈代一部分尸体的小教堂,也还是旧日的模样。他们能不惜功本地做到这样具体而微的程度,可谓苦心孤诣。

从哈渥斯到多赛特,包括在伦敦市区里的诗人济慈的故居,我发现这个国家(虽然有许多方面,我是不敢恭维的),对于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作家,是相当重视的。有关这些作家的故居、遗物、资料,都设专门的管理机构,和学术研究单位。而且,我还发现这些机构和单位里工作的人,都十分的敬业。认真其事,一丝不苟。从来不是混事的,养老的,赋闲的,在那里做做样子的。也不是高兴开门,不高兴关门的应付其事。这就值得我们尊重了,至少在这方面,我们国家的这些单位,还是有可以努力改进之处的。

当然,更令我惊讶的,是这个国家里的普通老百姓,具有尊重文化,热爱文学的素养。虽然有朋友,有嬉皮士,有吸毒者这些消极现象,但我在那些作家故居参观时,发现比我们北京城里的鲁迅博物馆、郭沫若故居、茅盾故居,有多出若干倍的参观者,这也使我们看到英国人的另一面,除了小学生,是由老师带领集体参观者外,绝大多数,应该说是相当踊跃的观众人数,都是自发的,而且他们对于这些作家的小说也好,诗歌也好,基本能够了解,能够说出子午卯酉,能够产生感知上的呼应,这种高素质的民众文化程度,也是叫人刮目相看的。

也许有一天,在我们国土上,这也会成为不足为奇的事情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